发布日期:2024-07-28 20:35 点击次数:151
强盛的大清帝国在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,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,清朝国力被大幅削弱,国库也日渐微薄。
经历一系列失败后的咸丰,深感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与在历史发展面前的无力,终日沉迷安逸享乐。于1861年在承德避暑山庄去世,他临终之时将皇位继承给载淳,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。
而当时同治皇帝年仅六岁,还是一个乳臭未 干的小孩,自然不懂什么朝政之事。咸丰便给他安排了一众顾命大臣,协助处理国家事务。
而为了防止康熙时期大臣夺权的局面再次发生,咸丰还让两宫太后慈禧与慈安共同协理。
而这八个辅佐大臣都没有斗过年仅26岁的慈禧,这是为什么呢?
一.两宫太后执掌玉玺印章
咸丰去世时,虽然想到安排八位顾命大臣与两宫太后,由两宫太后慈禧和慈安执掌玉玺印章“御赏”和“同道堂”,希望两方势力互相制衡。
而八大顾命大臣中,仅载垣手握兵权,而慈禧则以他政要过重为由,卸去了他的兵权。
谁都没想到慈禧会如此胆大妄为,竟然会发动政变。
所以,不论大臣有何主张政令,首先都要通过慈禧和慈安的同意,否则便是一张废纸。
而八大臣没有兵权就失去了致命的武器,他们只能任慈禧肆意妄为。
因此,表面上看似是双方制衡,但大权其实还是在两宫手中,慈禧又深谙人心,她凭借过人的拉拢手段,让慈安与自己站在同一阵营。
所以让两宫太后执掌玉玺印章,便成了第一大败笔。
二.八大臣的轻敌
慈禧一人要想对抗八大臣的势力,难度可想而知。况且慈禧身为女性,没有执政权,要想以一己之力扳倒八大臣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因此慈禧便想到借助外力,那么,谁能帮助自己呢?
慈禧想到了恭亲王奕䜣,也就是咸丰的弟弟。奕詝的生母早亡,道光便让两兄弟同在奕䜣生母膝下长大,二人亲密无间,与亲兄弟无异。
道光帝立储之时,一直在两个儿子之间犹豫,道光二十六年才决定将皇位继于奕詝,但道光对奕䜣也偏爱有加,不仅让他迎娶众臣之女,还在遗诏中多次提起他,希望兄弟二人能齐心合力,共同治理国家。
而咸丰去世后,奕䜣对于权力的渴望从未消失,慈禧深知奕䜣有野心有能力,便设局拉拢他,看似是合作,实则将奕䜣收入自己麾下。
而一众大臣并未在意此事,一个是年纪尚轻的妃嫔,一个是手无大权的亲王,怎么看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。
而咸丰逃到避暑山庄后,将国家政事全权交予奕䜣,他借此机会充分与军机大臣文祥、兵部侍郎胜宝等人会面,多次商讨军事部署。
待顾命大臣一回京,他便将英法联军入侵北京、火烧圆明园、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事件全都推卸到八大臣身上,让他们成为了历史的替罪羔羊。
这也就是历史上的辛酉政变,此次政变中,辅佐大臣们没有一个善终,这次斗争最终以慈禧与奕䜣的胜利结束。
历史的进程无法阻挡,咸丰亲眼见证了大清帝国的坍塌,作为皇帝他已经将身后之事处理得当,然而却没有意料到慈禧及奕䜣的计划。
有胆识、敢作为、隐忍蓄力,或许这正是慈禧二人后期能主导政权的原因。
而看似手握实权的八大臣配资股票抵押,更是意想不到,自己在官场混迹大半辈子,竟然将生命葬送在一个后宫妃子和闲散王爷手中。